风采月刊 → 月刊介绍 :民国时期的《风采月刊》发展历史初探——纪念《风采月刊》创刊90周年
当前位置:风采月刊月刊介绍
民国时期的《风采月刊》发展历史初探——纪念《风采月刊》创刊90周年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9日     浏览次数:27 ℃   

《风采月刊》自1925年1月出版第一年第一期(创刊号)至今已走过90年的光辉历程,可喜可贺。改革开放后,1982年3月出版复刊号至今也有33年半,这段历史大家都很清楚,但民国时期《风采月刊》的发展历史,我们所知甚少,相对完整的介绍是原社长余伯寅、副社长兼总编辑余振明2005年发表的《〈风采月刊〉简史》(复刊第78期,创刊80周年专刊)。

 

风采堂珍藏的创刊号和第九年第五期
自担任风采月刊社副社长以后,我对民国时期《风采月刊》的发展历史非常感兴趣,但除了知道荻海风采堂有一本非常珍贵的创刊号和第九年第五期(1933年№5)、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有两本1940年出版的月刊外,没有其他更多的信息。本刊常委余文质《〈风采月刊〉的发展历史宜再发掘和研究》(复刊第108期)一文引起我的共鸣。经过多种途径的寻找、搜索,目前已获悉20多期民国时期出版的《风采月刊》,并据此初步梳理、考证民国时期《风采月刊》的发展历史,望能抛砖引玉。
一、珍贵的现存期刊
我对民国时期《风采月刊》的搜寻由近及远,先在台山寻找,结果发现台山市图书馆藏有第一年第六期(1925年№6,缺封面),台山市档案馆藏有第四年第三期(1928年№3,缺封面)和1947年12月出版的复刊第十六期。本刊常委余连溢提供信息,台山市白沙镇同乐村委会长龙村余建强先生珍藏有2本品相完好的月刊:第陆年第陆期(1930年№6)、第七年第二期(1931年№2)。
《风采月刊》第一年第六期
 
1946年复刊第十六期
   
接着通过网络搜索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馆藏情况,结果有意外收获:除了关绍基先生早年曾查阅过1940年出版的2本(复刊№4、№7)外,还有另外4本:创刊号(1925年№1,缺封面,比较残旧)、第陆年第五期(1930年№5,缺封面)、第陆年第一至十二期合订本(1930年合订本)和第十三年第九/十期合刊(1937年№9/10)。我于今年5月中旬专程到该图书馆查阅,证实了上述信息。
第六年第九期
1940年5月复刊第七期
通过“全国报刊索引”检索,发现上海图书馆藏有6本《风采月刊》:第十三年第一/二期合刊、第十三年第三/四期合刊、第十三年第五/六期合刊、第十三年第七/八期合刊、第十三年第九/十期合刊(即1937年№1~10,共5本双月合刊)和1946年10月10日出版的复刊第二期(“胜利后复版第二期”)。
第十三年第三/四期合刊
 
胜利后复版第二期(1946年10月)
在孔夫子旧书网发现有数本民国时期《风采月刊》已出售,可惜失之交臂。虽然见到有部分图片,但获得的信息不多。其中婷婷聚珍阁(广州网店)出售2本:第二年第十一期(1926年№11)、第八年第九期(1932年№9),品相较好。一博轩(江门网店)出售4本:第二年第九期(1926年№9)、第三年第十一期(1927年№11)、第四年第三期(1928年№3)、第四年第七期(1928年№7),品相较差,基本缺封面、封底。
第二年第十一期
第八年第九期
上述已知现存月刊中,期数按年份分布如下:1925年№1、№6,1926年№9、№11,1927年№1(仅存第9~12页)、№11,1928年№3、№9,1930年№5、№6(原第68期)及№1~12邑闻合订本,1931年№2(原第76期),1932年№9(原第95期),1933年№5(原第103期),1937年№1/2(原第148期)、№3/4(原第150期)、№5/6(原第152期)、№7/8(原第153期)、№9/10(原第154期),1940年2月复刊第4期(原第162期)、5月复刊第7期(原第165期),1946年9月第二次复刊后出版的第二期、第十六期,其中创刊号、第四年第三期、第十三年第九/十期合刊各有2本。
二、曲折的发展历程
根据上述现存的《风采月刊》,并结合《〈风采月刊〉简史》的介绍,初步了解民国时期《风采月刊》的发展历程。
《风采月刊》创刊于1925年1月,创办初期,社址暂设在台城维新路维新公司三楼,每月出版1期,为真正的月刊。正常出版至1937年左右(目前已知从1936年№11/12开始),1937年№1/2、№3/4、№5/6、№7/8、№9/10,为两期合刊,此阶段实际上是“双月刊”。
“1938年(3月),由于日寇侵华,国内政局和社会动荡,办刊经费筹集遇到困难,兼遇邮局暂停包裹刊物收寄,万般无奈下停刊。”这是第一次停刊。
“1939年11月重新复刊。”省立中山图书馆收藏的1940年复刊第4期、第7期(即第十六年第二期原第162期、第十六年第五期原第165期),出版时间分别为1940年2月和5月出版,可以证实这次复刊的时间就是1939年11月,而且恢复按“月刊”正常出版。
“1943年,战祸延及台山,家乡沦陷,美好家园在日寇铁蹄下遭蹂躏,《风采月刊》又一次被迫停刊。”这是第二次停刊(具体月份不详)。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百废待举。1946年8月,在余程万将军的大力支持下,《风采月刊》筹备第二次复刊,经过8次筹备会议的充分酝酿,于1946年9月1日出版“胜利后复版第一期”,10月10日出版“胜利后复版第二期”,至1947年12月31日出版“复刊第十六期”,可见这期间也按“月刊”正常出版。
1949年10月,台山解放,《风采月刊》编撰人员为生活所驱,无暇顾及办刊之事,《风采月刊》再次停刊。这是第三次停刊,这次停刊长达32年多,直至1982年3月才再次复刊。
三、合理的董事机构
风采月刊社设董事若干人,第一年第六期刊登《本社董事一览表》,共有董事21人,其中“荻海”12人,“桂水”3人,“新安”2人,“冲蒌”1人,“三合”1人,“开平”2人,“香山”1人。第二年第十一期的名额分配略有调整,“新安”减少1人,增加“北炎”1人。
第三年第十一期、第四年第三期和第七期均刊登《本社第二届董事一览表》,共有董事21人,其中“荻海”12人,“桂水”3人,“新安”3人,“开平”2人,“鹤山”1人。
第十三年第一至第十期,刊登《本社第三届董事》,共有董事21人,其中“荻海”12人,“桂水”3人,“新安”2人,“三合”1人,“冲蒌”1人,“开平”1人,“鹤山”1人。
1940年5月复刊第7期,刊登《本社第三届董事》,共有董事12人(部分空缺),其中“荻海”6人,“桂水”2人,“新安”空缺,“三合”1人,“冲蒌”1人,“鹤山”1人,“开平”空缺。
1946年10月出版的复刊第二期,“台山风采堂董事会第二届董事名额定为21名,其分配如下:光大乡、敦思乡、秩祜乡各3人,台城区3人,桂水、冲蒌、海宴、深井、那金、新安、都斛、广海、三合各1人。”根据1947年12月出版的“复刊第十六期”记载,风采堂董事会第二届董事共24人,其中包括赉予、友夔、洪藻、伟夫、汝康、维彦、文蔚、任之等风采月刊社主要社务人员。
四、精简的社编人员
1925年1月创刊,社长余逊斋,副社长余怀德、余宝勋,总编辑余仲珊,编辑余乐生、余兰楚,总财政余仲豪,总发行余品三(暂设维新公司)。
1926到1930年,社长余友夔,副社长余怀德,总编辑余冠伯,总财政余庚和,总发行同文公司。
1931年社长余泽芳,副社长余以熹,编辑余悦谦、余云史,总财政余庚和,总发行荻海区自治委员会。主要社编人员除了总财政外,人员大变动,不设总编辑,连发行都完全不同。
1932年又有变化,社长余赉予,副社长余心简,总编辑余冠伯,总财政余和湘,总发行余毓杰(同文印务公司)。直至1937年,只是后来余毓杰兼总财政。
此后余赉予一直担任社长(包括两次复刊,直到第三次停刊),第一次复刊由余友夔代理总编辑,余岐和任总财政,余毓杰继续负责总发行,不设副社长。第二次复刊社址设在安道银号二楼,初期由余任之任总编辑,后来由余友夔任总编辑,余伟夫任总财政,余维彦、余洪藻先后任总发行,另设4~5名编辑(余汝康、余伟夫、余洪藻、余文蔚、余悦仁等)。
五、善变的版面封面
(一)版面演变。创刊号至第一次停刊(1938年3月)前,月刊的开本尺寸为190mm×132mm ,为32开本;第一次复刊(1940年2月复刊第4期)的尺寸为213mm×153mm ,比大32开本略大些;第二次复刊(1947年12月复刊第十六期)的尺寸为220mm×160mm ,也比大32开本略大些。
(二)刊名题字。创刊号由王公甫题写刊名,竖排;第二年(第十一期)鹤雨题写刊名,坚排;第六年、第八年、第九年刊名近似使用楷书美术字,横排,未见署名;第七年社编主要人员变更,刊名书法也作了变更,横排,但未见署名;第十三年石公题写刊名,仿陈白沙体,“风采”二字与现在使用的刊名相似;第一次复刊仍是采用石公题写的刊名;抗战胜利后第二次复刊则由余程万题写刊名,竖排。
(三)封面图片。在现存的月刊中,见到不少封面使用图片(多为相片),例如 ,第六年第六期使用“荻海余忠襄公祠侧面图”;第七年第二期使用相片“荻海全区第一次区办大会排球之一”;第八年、第九年使用“重建落成之曲江风采楼”图片。但第陆年第九期使用漫画“三千毛瑟打倒土劣”,比较少见;
六、丰富的栏目内容
创刊号的栏目有:插图、社章、祝词、发刊词、论著、代论、族闻、邑闻、要闻、先宗事略、函牍、学校成绩、文苑、谈丛、捐款、广告。
此后设置的主要栏目有:社务、言论、乡讯、邑闻、省闻、中外闻、先宗事略、文苑、杂俎、启事、广告等。
1937年,主要栏目有:鸣谢/捐款,社务,言论/代论,专载,乡闻,邑闻,省闻、中外闻、专载、文苑、杂俎、征信录、广告等。
1940年5月复刊第7期设置的栏目有:社务、言论、乡闻、区闻、邑闻、开属新闻、江会战讯、省闻、中外闻、报评摘录、艺文、先公事略、随笔、家乘补遗、告白等。
1947年12月复刊第十六期的栏目(印在封面上)有:专讯、社论、族闻、邑闻、省闻、侨讯、文艺、来函、捐款鸣谢、征信录、行情、告白等。
七、广泛的经费来源
《风采月刊》的办刊经费主要靠宗亲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一是捐赠;
二是收取社员会费,“阅本刊例捐助”;
三是余氏宗亲企业、商铺的广告收入;
四是通过订阅解决,地区分“本省内地”“本国内地”“港澳南洋日本”“欧美各埠”,价格有所差别。
八、完善的发行网络
根据第一年第六期,月刊每期印数为2000册;1946年9月复刊时,第一期印数仅为600册。印刷和总发行大部分时间都是由位于台城县前路的同文印务公司负责。发行网络遍布海内外余氏宗亲的聚居地。
因为月刊经“中华邮政特准挂号为新闻纸类”,发行不需要信封,直接将收件人姓名写在月刊上,如创刊号上“璇乐”为月刊社的干事员,“北洋公司”是上海的一家公司(该公司在《风采月刊》上登广告,这也可能是上海图书馆能够收藏月刊的一个主要原因)。学校也是月刊的主要发行对象,如“桂水中心学校”“达人学校伍润之”等。
热切盼望各位宗亲、热心人事提供更多的信息,不断补充完善《风采月刊》的发展历史。
             (文/图 余焕权,原载《风采月刊》2015年秋季号,庆祝《风采月刊》创刊90周年专刊)

 

 
 
主办:台山市风采月刊社    承办:台山市北峰数字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台山市风采月刊社版权所有